在成功完成世界上最長體外雙心室輔助國際轉運成功過渡心臟移植后,董念國教授團隊與患者親切合影(照片中左到右醫師:趙陽、王惠華、董念國、胡行建、張菁、李平)
第五屆中國體外生命支持年會成功舉辦。年會由中國心胸血管******************學會體外生命支持年會主辦,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協辦,多位我國生命支持領域的頂級專家云端論道,吸引了48497人次點擊觀看。
本次會議邀請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心血管外科暨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董念國教授講課。董念國教授在會議上公布了心擎醫療體外人工心臟的可喜進展:該裝置作為我國首個體外磁懸浮心室輔助裝置,已于12月初通過了醫院倫理委員會初次審查,即將進入臨床試驗。
董教授在報告中詳細講述了我國橋接心臟移植的各種技術手段,以及武漢協和醫院心外科團隊在救治患者中,不斷優化治療方案的努力和創新思路。董教授認為,照本宣科的平移國外技術并不能完全適應我國國情,中國的醫療工作者應該致力優化患者的治療策略,結合已有技術和創新技術,為患者提供更優效、更精準、性價比更高的心臟移植治療方案。
報告的最后,董教授表示:“體外心室輔助裝置并發癥少、易管理,未來可期!”
體外人工心臟介紹
我國每年有成千上萬患者死于爆發性心肌炎、急性心衰、創傷性事故引起的心臟驟停,比如H1N1、重度外傷、溺水、氣體中毒、心肌梗死、開胸手術后不明原因引起的心源性休克等。在患者肺功能良好,且需要非長期循環支持時,體外人工心臟是最優選的過渡性治療手段。然而,目前我國臨床可選的機械循環輔助設備只有VA-ECMO和植入式心室輔助裝置。VA-ECMO容易引起并發癥,抗凝要求高,管理復雜,不利于需要更長穩定觀察期的患者;而且大部分的肺部血流繞道、在主動脈根部形成流動瘀滯區域,可能形成局部缺血或血栓;增加心室后負荷不利于心功能恢復;難以滿足流量需求較大的患者。植入式心室輔助裝置手術創傷大,費用昂貴,更適合于終末期心衰,且需要長時間(>6個月)等待移植或不適合移植的患者。
因此,對于這部分患者體外人工心臟是一種挽救生命的急救和治療手段。
心擎醫療研制的體外人工心臟采用了完全磁懸
心擎醫療研制的體外人工心臟采用了完全磁懸浮驅動結合最新的計算流體力學技術,帶來了與國際金標準媲美的血液相容性,能為急性心衰和心源性休克患者帶來性價比、選擇彈性、穩定性更高的過渡性機械循環輔助。
關于國仟
國仟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由張旭博士等七名在生物醫學和醫療器械領域成功創新創業的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專家聯合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等其他股東共同投資設立。
國仟醫療致力于醫療器械創新科技產業投資、創業孵化及精準賦能。全資控股的國仟創業投資管理(蘇州)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醫療器械早期股權投資的風險投資機構。本著“成就他人夢想”的經營理念,國仟創投通過所管理的股權投資基金來進行產業投資和聚集,國仟醫療通過孵化和賦能打造產業生態,兩大業務平臺高度協同,在蘇州高新區打造一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聚集群和生態圈。